当前位置: 首页> 时令>节气养生>

芒种的来历是什么

芒种的来历是什么

导读:芒种是夏季节气,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起源,芒种也不例外。那么芒种的起源是什么呢?让我们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。

芒种的起源是什么?

每年公历的6月5日或6日,芒种是24节气之一,当太阳到达黄经75°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:五月节,有芒种谷可种。这意味着小麦和其他芒作物的种子已经成熟,急需收获是播种最繁忙的季节,因此被称为芒种。夏播作物,如晚谷、小米、小米,也是播种最繁忙的季节,所以又称芒种。春争日,夏争时,争时是指这个季节的收种农忙。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,即夏收、夏种、春播作物的夏管。因此,芒种又称忙种、忙种,是农民朋友播种、下地最忙的时候。

芒种的芒字,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,芒种的种字,是指谷类作物播种的节日。芒种二字谐音,说明所有作物都在忙种。芒种的到来表明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。在中国古代,芒种分为三候:一时螳螂生;二时鹏始鸣;三时反舌无声。也就是说,芒种节气过后,螳螂去年深秋产的卵因为感觉到阴气的出生而破壳生小螳螂;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出现在枝头,感阴而鸣;相反,能学会其他鸟鸣的反瓜因为感觉到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。

在南方,每年五六月都是梅子成熟的季节,三国时期都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,具有净血、整肠、降血脂、消除疲劳、美容、调节酸碱平衡、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营养保健功能。然而,大多数新鲜的梅子味道酸涩,难以直接进口。只有在加工后才能食用。这种加工过程是煮梅。因此,古人发明了各种煮梅的方法。芒种当天做,既饱口福,又有优雅的形式感。

端午吃粽子的饮食禁忌有哪些

二十四节气中惊蛰有哪些民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