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砂仁是中医常用的芳香药材,民间常用的是春砂仁,是砂仁中品质最好的。砂仁药食同源,能开胃保胎,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,食疗效果好。那么砂仁的功效是什么呢?如何使用砂仁?我们来看看。
一、什么是砂仁? 砂仁是热带和亚热带姜科植物的果实或种子,是中医常用的芳香药材。目前,药用砂仁主要有三种基源: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的春砂,被认为是正宗的药材,质量最好。;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砂;另一种叫缩砂密,主要产于东南亚国家。其中,春砂(果实)入药疗效显著,质量好,在国际药材市场享有较高声誉。中医认为,砂仁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、肾、脾,能行气调味,砂仁常与厚朴、橙、陈皮等配合,治疗胸胀、腹胀食少等疾病。 二、砂仁的功效:成分:
含挥发油, 油中含有乙酸龙脑酯、樟脑、樟脑、柠檬烯β-酸橙油醇及其α-芳樟醇,烯,桉油精,α-胡椒烯、愈创木醇等。还含有黄酮。
功效:砂仁味辛,性温。 归脾经、胃经、肾经。 具有化湿开胃、温脾止泻、理气安胎的功效。用于湿浊中阻、上痞不饿、脾胃虚寒、呕吐腹泻、妊娠恶阻、胎动不安等。
作用:1.行气健胃。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腹胀痛,不思考饮食,多与陈皮、木香同用。 2.化湿止呕。用于脾胃湿滞引起的上腹闷呕吐。 3.安胎。用于妊娠呕吐、胎动不安,多用于补气补血、补肾药。
三、砂仁的药用价值:砂仁辛温行散,芳香化湿,主入脾胃,为化湿中醒脾,兼有安胎之功。焦湿阻气滞、胎动不安等疾病均为常用产品。砂仁实践指导:脾胃气滞湿阻引起上腹痛、不思考饮食、呕吐腹泻,多与木香一起使用,并配合其他药物;如果阻力寒冷,可与姜汁一起使用;热,可与黄芩、竹蘑菇等一起使用,帮助消热和胎儿。此外,本品温降之功还可用于治疗奔豚气痛,每与小茴香、吴茱萸等温中散寒药同用。
四、砂仁的药理作用 1.消化系统的作用 对离体肠道平滑肌的影响:将大鼠、豚鼠或兔小肠放置在台氏液浴槽中,通过记录仪记录肠道活动的变化,观察药物对肠道自发活动的影响,拮抗乙酰胆碱和BaCl2作用。结果是阳春砂煎剂(***×10(-3)g 生药/ml)此时,豚鼠和大鼠的肠管可以收缩和加强,增加剂量可以抑制肠管,降低张力和振幅。阳春砂煎剂抑制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小肠紧张和强直收缩。阳春砂(1.3×l0(-3)g 生药/ml)挥发性部位可使兔肠轻微兴奋,然后进入明显的抑制作用,降低张力,减缓收缩频率,减少振幅,并能部分或完全拮抗乙酰胆碱,BaCl2引起肠道兴奋或痉挛。 小鼠体重(20-24)对肠道推进运动的影响g),随机分为2组,给药组给砂仁煎剂(***),对照组给蒸馏水,测量碳末到达肠段的长度/整个肠道的百分比,以衡量肠道促进运动的功能状态。结果给药组为82.2±***,与对照组(62.5±2.9)比较P<***,说明砂仁能增进肠道运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