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导读: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,2014年麻疹发病率较2013年有所上升***,2015年我国麻疹发病率为***万。预防中国疾病……
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,2014年麻疹发病率较2013年有所上升***,2015年我国麻疹发病率为***万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2012年是中国麻疹监测以来病例数量最低的一年,但未来几年有一定程度的反弹。相关专家表示,当地地区传统免疫工作薄弱、易感人群快速积累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。预防性群体补充免疫措施不到位,疫情监测报告和麻疹疫情处理不及时也是推动因素。此外,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处置效率高,人口密度低。疫情发生后,大部分病例可以快速控制第二代和第三代,但我国地区差异较大,工作相对薄弱。
麻疹是什么?
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。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,容易在人口密集但没有普通疫苗的地区流行,每2~3年流行一次。麻疹病毒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的副粘液病毒。临床特点是发热、上呼吸道炎症、眼结膜炎、皮肤红斑丘疹、颊粘膜麻疹粘膜斑、皮疹后遗留色素沉着、麸皮脱屑。中耳炎、喉气管炎、肺炎、麻疹脑炎、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呼吸道疾病常并发。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。自1965年以来,我国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发病率明显下降。
如何判断没有麻疹?
麻疹的早期症状通常被误认为是感冒。专家提醒,一旦儿童出现发烧、咳嗽症状,应注意观察儿童的口腔,如果口腔黏膜同时出现细盐小白点,周围颜色相对红色,可能是麻疹,需要尽快去医院治疗。
需要注意的是,麻疹的整个过程约为10天,对人体的严重危害主要是麻疹后的并发症,如儿童肺炎、喉炎、气管炎、严重脑膜炎,危及生命。成年人患麻疹会并发性肝炎等。
由于麻疹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,目前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,因此发病后的护理非常重要。如果护理得当,皮疹顺利,病毒可以充分分散;如果风、感冒或肺炎、心力衰竭等因素,疾病可能会恶化,甚至危及生命。
如何发生麻疹?
1.潜伏期一般为10~14天,短至1周左右。特异抗体被动免疫的应用可延长至3周左右。潜伏期体温可轻微升高。
前驱期一般为3~4天。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:①发热,多为中度以上。②呼吸道及卡他症状。③Koplik斑点前24~48小时出现斑点,直径约***灰白色小点,外有红晕,常见于下臼齿颊粘膜上,也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扩散至唇粘膜。④全身不适、食欲不振、精神不振等非特异症状。
3疹期持续3~5天。皮疹多发热后3~4天出现。体温突然升高到40~40.5摄氏度,皮疹开始是稀疏不规则的红斑丘疹,皮疹皮肤正常,出现在耳后、颈部,24小时内向下发展,覆盖面部、躯干和上肢,第三天皮疹累及下肢和脚,严重皮疹常融合,也有淤泥。极端疾病,尤其是高烧,往往会出现妄想、刺激和嗜睡,多为一过性,消失。此期肺部有湿性啰音,X可见肺纹理增多。
4.恢复期皮疹3~4天后,皮疹开始按皮疹顺序消退;没有并发症,食欲、精神等症状会有所改善。皮疹消退后,皮肤会留下麸皮屑和棕色素沉着,7~10天就会痊愈。